
興達米業淘寶旗艦店


成長歷程
- 分類:關于我們
- 發布時間:2020-07-10 00:00:00
- 訪問量:0
概要:
詳情
黑土地上的筑夢者
綏濱縣主產水稻。這里的人們:吃水稻長大、種水稻生活、賣水稻養家。孩子們從小就跟著大人在糧食堆里摸爬滾打,親眼見證著這片黑土地——秋收時的興旺喜悅、秋收后的蕭瑟荒涼。如此,一年復一年,一輩又一輩。
當年的孩子們都長大了,很多都因為厭倦農民生活的辛苦與勞碌,離開了這片黑土地。而有一部分人,他們走了,但他們又回來了!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,帶著對糧食濃厚的興趣,帶著對農民辛苦生活的體量,帶著完成兒時夢想的心愿,他們回來了!
他們是興達米業的總經理和他的團隊,或許你聽說過他們的另一個稱呼——糧人。

糧人,他們是這片黑土地上的原住民。兒時曾對著當時正在勞作的鄉親們說過這樣一段話:“我們的糧食這么好,叔伯阿姨們那么辛苦的工作,為什么僅僅能維持溫飽?等我長大了,我要把咱們的糧食都賣到大城市去,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咱們的糧食!”
誰也想不到,當時稚氣未脫的誓言,在幾十年后,竟然成真了。
糧人或求學歸來或當兵轉業以后回到了家鄉,在興達米業開啟了他們的夢想。

興達米業是以稻谷精深加工及副產品綜合利用為主的大型糧食企業,企業資產規劃、生產能力、產品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全省同行業前列。有2條大米生產線,年加工水稻能力15萬噸,生產大米10萬噸,副產品3萬噸。是經工商部門批準的國有中型加工企業。
興達米業實力雄厚,為糧人完成夢想提供了廣闊的平臺。求學和當兵的經歷,讓他們視野開闊,做事果斷干練;不停的思考,加上他們勤學好問、博學強記。很快,他們便在企業內脫穎而出。幾年后,即成為興達米業管理層的骨干力量。
面對廣闊的黑土地,南北松黑兩江清澈的江水,清新的空氣。
糧人下定決心,定要大刀闊斧的帶領綏濱農民發展有機產業脫貧致富。人們知道糧食人的心聲,也給予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,從那時起,人們便開始叫他們糧人。
八方援助,種植問題終解決

興達米業想做有機米,那就必須要有基地。并且加以統一供種、統一標準、統一收購、統一加工、統一銷售,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,帶領大家脫貧致富。
可是,如果挨家挨戶的說服、管理,難度過大,質量也難以保證,這可難壞了糧人。在多向推演、試驗后,糧人仍未找到最好的方式來推行有機米。
這時,一個偶然的機會,糧人的想法與困境被縣政府得知了??h政府在多方了解、求證后,決定給予糧人支持,鼓勵各鄉鎮成立合作社,外出務工的農民以地入社,這樣耕地得到了統一管理,農民也多了一份穩定的收入,很多農民看到希望后均紛紛入社,有些還主動和興達米業簽訂種植收購訂單。
終于,耕地的問題完美解決了。
然而,種子和技術的問題又來了。有機米必須選用優質品種,使用專業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式。
這一次,一籌莫展的糧人找到了縣農委,了解到糧人的困難后,縣農委同樣毫不保留的給予了支持與援助。專門派專家講解、介紹水稻的優質品種和習性,并提供技術支持與現場指導。同時,縣質量監督管理局等單位也紛紛伸出援手。
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、縣糧食局的正確領導下,糧人通過不懈的努力,終于將有機米從種植到加工、管理的各個流程,都摸清、摸透,同時不斷探索、加以改良,使得興達米業的有機米成品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標準,并于2009年順利的通過了有機認證。
從此興達米業正式帶領綏濱縣農民走上了有機種植、脫貧致富的道路。
觸類旁通,野鴨奇緣助發展

有機米的生產線已經日趨成熟。然而,想讓綏濱縣的大米流入更大的市場,僅僅靠有機米種植一個方向,尚顯不夠。
興達米業的發展,似乎進入了瓶頸期。糧人想知道,什么樣的米才能在這個物資豐富的的時代中,沖出一條路。
糧人沒想到的是,長久的瓶頸,竟被一場偶遇的人鴨大戰打破了。
興達米業有一處水稻種植基地,這處基地在長樂村,位置就在江邊,環境優美,空氣清新,蛙聲片片,充滿了大自然的氣息,這里出產的水稻質量更好,糧人經常會到這里監督指導。
有一次,他們來到基地的時候正趕上一場人鴨大戰,原來是不知道從哪里飛來了一群野鴨子,農戶正在驅趕,害怕它們吃稻苗。
混亂的場面,卻讓糧人靈光一閃,想起了曾聽說過的“鴨稻共作”種植技術。
他們立即上前阻止農戶驅趕野鴨,并講解了“鴨稻共作”種植技術的要點。糧人相信,只要管理得當,野鴨是不會破壞稻田的。
經過幾天的觀察,野鴨真的沒有破壞稻田,它們到江里捉小魚吃,在田里棲息、追逐,看樣子是在這里安家了。很快,一個月過去了,糧人和農戶發現,這塊實驗田比其他的稻田長勢都好,田里的雜草明顯少了,蟲子也不見了。而其他地塊,僅靠人工鋤草卻跟不上草長,由于通風不好,也時常生蟲子,這群野鴨可真是解決了大問題!
糧人和農戶開始試著把家鴨也趕進其他地塊,在其他基地也放進家鴨,在綏濱縣掀起了“鴨稻共作”的技術熱潮。
從此,興達米業就又多了一個野鴨稻特色種植基地。
野鴨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,糧人召開會議決定開始試驗調研已久的“魚稻共生”技術,同樣取得了不同反響的成效。

糧人高效的利用綏濱縣的自然資源,水稻種植選用優質品種,江水灌溉,有效提高了水稻內天然有機質和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的含量,從而大大提高了食味值,“鴨稻共作”和“魚稻共養”、“蛙稻共生”等技術又進一步提高了大米的食味值和營養價植。
黑龍江大米以透、香、潤著稱,而綏濱大米更是以軟、香、糯聞名,米粒晶瑩飽滿、入手涼滑;蒸煮后潔白油亮、綿軟微甜、清香雋永、粒粒分明,冷后不回生。鴨稻、魚稻給農民們帶來了可觀的額外收入,尤其是野鴨稻,從此一炮走紅,名聲響徹大江南北。
興達米業也成為了“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”。
質量為上,龍頭企業嚴把關

興達米業重視產品質量管理,實行從原料采購、運輸、儲存、加工、銷售全過程質量監控。采用日本左竹先進制米工藝,經五十道工序精心調制,嚴格按照有機米生產加工工藝流程技術生產,堪稱米中精品。
幾年來,興達米業在糧人的領導下、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、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、在百姓的支持下,取得了喜人的成績。
公司先后被評定為“國家級重點龍頭扶持企業”,“黑龍江省龍頭企業”,“黑龍江省放心糧油示范企業”,“黑龍江省名牌產品”,“黑龍江省著名商標”,“守合同重信譽示范企業”,并獲得國家權威部門有機產品認證、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、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,產品銷往全國各大城市,成為區域內促進農民增收龍頭企業,2020年野鴨稻富硒米,魚稻香,長粒香,珍珠米,東北大米等五款產品全部取得了綠色食品認證。
勇往直前,開啟電商大時代

隨著商品的不斷發展,線下銷售已經不能滿足商品的生產,糧人召開會議果斷決定發展電商,進入線上銷售階段,組織人員參加培訓,在縣商務局和電商中心的指導下,興達米業建立了完善的企業網站,微信公眾平臺,網上商城,正式開啟了“互聯網+”的新時代。
銷售渠道的拓寬意味著產品供應量的上漲。興達米業并沒有因為供應量增長而放松對質量的把控,線上線下產品品質統一。
始終秉承“打造一流品牌,振興傳統產業”這一理念,誠信務實,高效創新,以質量拓展市場,以信譽保障經營,以顧客健康為根本,以帶動農民增收為己任,為消費者提供綠色、安全的品質大米。
緊跟“黑龍江好糧油中國行”的步伐

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,縣糧食局和省糧食廳的帶領下,興達米業緊跟省糧食協會“黑龍江好糧油中國行”活動的腳步。
糧人帶領興達米業的銷售團隊,帶著有機大米產品,出現在了各地的農產品展銷售會上,“野鴨稻富硒米”榮獲了2018年9月的“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糧交會金獎產品”,“魚稻香有機米”榮獲2019年10月“中國國際糧沒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產品”,10年的有機歷程終于有了結晶。
糧人站在田野上,望著萬畝良田暢想著未來,這將是興達米業的一次騰飛,屬于有機米的新時代即將啟航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綏濱縣興達米業有限公司
版權所有: 綏濱縣興達米業有限公司 ? 黑ICP備17009463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哈爾濱